希望工程10岁了。这个充满爱心和希望的字眼,已经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地长大,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具规模、最具影响的希望事业。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转折点,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希望工程10年丛书”也许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信息:在茫茫人海中,在最需要但又最缺少教育的地方,希望之舟是怎样被托起来的。据中国青基会负责人徐永光先生介绍说:希望工程10年来走过的道路,是很难用文字来表达的。包括《希望工程10年概览》、《我与希望工程》、《成长的希望》的“希望工程10年丛书”只是10周年的一种总结,以及对未来希望工程继续向纵深发展的探索。是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希望工程1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书中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都是一颗颗被泪水打湿的爱心。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人表达了这样一个相同的意思:回望希望工程10年的艰辛历程,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因为,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在今天,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近18亿元。我们用这些钱,救助了220多万名失学孩子,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他们从此不再是猪倌、放牛娃而成为读书人;我们用这些钱,建起了7500多所希望小学,这些学校每天清晨升起的国旗,成了那些偏僻山村最亮丽的风景线。如此巨大的数字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这里面有新婚夫妇结婚的钱、小孩的压岁钱、老太太兜里买菜的钱、企业开张典礼的钱等等。这些,在这套“希望工程10年丛书”里,都变成当事人质朴而深情的回忆。
该丛书的执行主编王汝鹏先生认为,随着国家普九、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希望工程工作重点也应由救助失学儿童转变为对受助儿童的后续培养上。因此这10年所做的工作,为以后希望工程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后所走的道路,也许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在这样的心态下编辑这套丛书,就有了很深刻的“历史”意味:给后人留下一些记录,虽不完整,但也能够让人看到,我们曾经作过怎样的努力;也给了社会各界一个交代,让人们明白这10年来我们在忙些什么。所捐助的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在编辑这套“希望工程10年丛书”时,编者考虑到既要有“档案、资料的权威性”,又要有“感性、具体故事的可读性”。这些他们当然能够做到,因为他们都是希望工程这一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王汝鹏先生告诉记者,这套丛书分为3个不同层面:一、希望工程的发起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这里工作人员与社会各界及山村失学儿童交往的真实故事,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个人经历、心理感受等;二、这一层面是“我与希望工程”,是千百万普通人讲述自己与希望工程血脉相连的经历,以及受助孩子自己写下的苦难命运中的希望——希望工程带来的希望,因此可读性最强,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三、成长的希望。邀请新华社记者及各地通讯员,追踪受助儿童的成长历程,从他们接受捐助起到不同层次学校毕业、打工、上大学、回乡当老师、参军等人生百态,以纪实性的文字描述他们这一特殊群体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经历,无论对今天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山村里的孩子都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其中穿插着大量的图片资料,对各地的领导部门、希望工程的研究者,都应该有重要的启迪作用。